中国·成都管理咨询网    
 
 
     
       
 
   
 
企业研究

可口可乐“难饮”汇源果汁

成都大势管理顾问 黄俐 王洁

 

中国商务部2009318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这是《反垄断法》自200881实施以来首个未获得通过的案例。一桩原本被广泛看好的跨境“姻缘”,在经历了将近200天的考验之后,最终落得个缘分散尽,不欢而散。一起跨境并购案,以反垄断的名义否决,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200天汇乐缘散

 

 

200893,可口可乐宣布24亿收购汇源全部股价

 

200898,国内企业欲联名上书反对收购

 

2008915,并购听证会将开联手递交替代方案

 

2008919,可口可乐称已将申请材料递交商务部

 

2008116,商务部表示申请材料尚未到达未立案

 

2008122,双方公布进入审批阶段商务部不作答

 

2008125,商务部首次表态已立案受理并购案

 

200916,并购案反垄断审查进入第二阶段

 

2009318,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未通过中国审查

 

 

否决第一案的法律逻辑

 

 

318,商务部就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反垄断审查作出裁决,以“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为由”,否决了该起耗时近一年的并购案。

 

商务部否决的理由之一:集中完成后的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

 

商务部否决的理由之二: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

 

商务部否决的理由之三:集中还挤压了国内中小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造成不良影响。

 

商务部是依据《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从市场份额及市场控制力、市场集中度、集中对市场进入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集中对消费者和其他有关经营者的影响及品牌对果汁饮料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此项集中进行了审查。审查工作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查过程中,充分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

 

经审查商务部认定:此项集中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集中完成后可口可乐公司可能利用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支配地位,搭售、捆绑销售果汁饮料,或者设定其他排他性的交易条件,集中限制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导致消费者被迫接受更高价格、更少种类的产品;同时,由于既有品牌对市场进入的限制作用,潜在竞争难以消除该等限制竞争效果;此外,集中还挤压了国内中小型果汁企业生存空间,给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竞争格局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商务部与可口可乐公司就附加限制性条件进行了商谈,要求申报方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可口可乐公司对商务部提出的问题表述了自己的意见,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及其修改方案。经过评估,商务部认为修改方案仍不能有效减少此项集中对竞争产生的不利影响。据此,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商务部做出禁止此项集中的决定。

 

 

反垄断细则缺位遭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与并购消息刚刚披露舆论对民族产业为外资并购的不解和愤懑,甚至上升到国家食品安全的忧虑不同,并购案被否决后的舆论似乎来了180度的大转弯,很多人开始认为经济危机时期民营企业能卖一个好价钱,某种意义上是为其他饱受现金流之苦的民营企业获得融资或者套现股份探寻了一条出路。

 

针对舆论的困惑和不解,324,商务部特地就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否决一事作出说明,以求厘清来自网络媒体上的“政治决定说”、“商业决定说”甚至是“贸易保护决定说”等诸多传言。然而由于缺乏进一步资料的提供,该否决案背后留给人们的仍然是一串串的问号,这其中,最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的是“可能性”、“相关市场”、“产业竞争格局”的说法。为什么可能性也会成为否决依据?“相关市场”到底该如何定义?“产业竞争格局”中什么样的情况才算是充分完全的竞争呢?

 

现行的《反垄断法》某种意义上说是反垄断的基本法,由于它对很多内容的规定还比较抽象和概括,在没有进一步的法规或细则出台前,更多地要靠商务部反垄断审查部门的自由裁量,但自由裁量权的过大,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空间。某种意义上说,反垄断裁决是对商业环境的一种解释,将影响更多企业的商业判断和商业行为,可见裁决对投资和并购市场的影响非常之大,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风向标。

 

 

“ 并购案 ”中众生诸相

 

 

318晚,可口可乐通过公关公司表示,“我们很遗憾该项交易未能如计划进行,但我们尊重商务部的决定”。当天可口可乐内部也在商务部裁决结果出来后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对外回应。可口可乐事先也并不确定会是这样的结局。

 

汇源集团公开表态尊重商务部的裁决。“汇源尊重商务部的决定,不卖给可口可乐了,我们要好好干,回报国家。”318,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通过越洋电话向汇源集团高层以及全国的大区经理如此“训话”,而这个越洋“训话”据商务部正式对外发布消息,否决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案不到一小时。其实,汇源集团内部对商务部裁定的理由一直心存疑窦。商务部禁止收购的理由经不起拷问:关于集中之后对市场进入的限制问题,目前果汁行业不存在进入限制,果汁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只要企业有资金、设备,就可以做。目前国内果汁消费量年人均不足1公斤,与欧美发达国家年人均50-70公斤的消费量相差很远,市场空间非常大。另外,可口可乐与汇源远达不到行业垄断,汇源的强项是高浓度果汁与中浓度果汁,这两者总和远不及低浓度果汁的销量。早在3月初朱新礼召集公司高管以及各大区经理开了一次电话会议。公布了汇源集团一系列人事调整方案以及业务条线的重新布局。与此同时各地经销商已经在进行业务强化演练,以期在最短时间内提振渠道战斗力。表明“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态势。尤其耐人寻味的是,323开始,上百家电视台、报纸,将连续播出、刊登为期3个月的汇源广告。显然这意味着朱新礼对于这一结局已经有所准备。他在较劲,准备大把“烧钱”,张扬汇源的品牌与影响。

 

80%以上的网友坚决反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网络上的沸腾言论,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务部的决断。他们的理由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不计其数。其中不少民族品牌在被外资收购后已被人们遗忘。

 

多位法学界人士对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表态,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马宇研究员通过写博文的方式支持并购,为此还遭受了网民的攻击与谩骂。“并购案为什么被否决?因为品牌问题?反垄断审查只涉及竞争,不涉及品牌。担心可能造成垄断?果汁是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不是那种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消费者拥有自主的选择权,即使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之后在果汁领域也不构成事实上的垄断。”

 

《反垄断法》起草专家 史际春 教授表达了他的看法:“我感觉商务部的决定或许是受到了网络情绪的影响,做出否决的裁定是不理性的,商务部这个最终裁决的最大后果是将来丧失公信力,那是很麻烦的事情。”“《反垄断法》比较特殊,是要做经济分析的,经济分析合理就合法,反之则不合法,《反垄断法》是合理性与合法性高度统一。果汁消费与国计民生无关,更不牵涉国家产业安全,即使并购达成,我认为不会对中小企业进入果汁市场造成障碍。史际春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任何企业想通过并购来达到市场垄断地位,已经基本上不可能了。

 

汇源集团内部,弥散着悲喜交加的复杂情绪。有人哀伤地认为,汇源被可口可乐抛弃了;也有人欣喜地感叹:汇源的价值是存在的,值179亿港元。不过,所有人都知道,时下的汇源是“有价无市”。

 

一场未遂的跨界交易,朱新礼以及汇源成了显而易见的输家。瞬间,笼罩“高溢价”幻影的汇源被打回原形。一桩原本被广泛看好的跨境“姻缘”,在经历了将近200天的考验之后,最终落得个缘分散尽,不欢而散。

 

 

民族品牌的并购之痛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外资收购的民族品牌不计其数。其中不少民族品牌在被外资收购后已被人们遗忘,而外资品牌则趁机蚕食市场份额;没有消失的,也有不少市场份额萎缩,不复当年之勇。

 

二十年来,民族品牌到底有哪些症结,致使它们屡屡逃不开衰败的魔咒?受困于体制,受困于经验,还是受困于心浮气躁?我们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际,需要更平和的反思与成长。

 

陨落方式1,合资之痛

 

无论是被欧莱雅收购的小护士,还是被达能并购的乐百氏,在并购之时,那些信誓旦旦的“发展民族品牌”的承诺似乎都没有在未来成真。也许,这才是今天国人为何如此心忧大宝、心忧汇源的真正原因。

 

“没有什么可以掩饰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其实不止中国,只要是海外市场,他们的常用战略之一就是收购同业,冷冻其品牌,再以原品牌对市场形成较强优势。这种对品牌所有权的明确占有意向一定会在合同里有所体现,并在所谓的‘同业竞争’条款中设下不平等的约束。”而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由于民族品牌吸引外资的欲望极度强烈,令他们忽视了条款公正性,及可能带来的品牌消亡危机。

 

陨落方式2,体制之觞

 

在三十年来陨落的民族品牌中,健力宝实在是最悲情的一个。创始人李经纬曾经把健力宝做成中国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却在股权私有化道路上黯然落幕。彼时,产权改革中暗箱操作的大环境造就了政府企业间产权分置时的互不信任,在“宁与外客,不与家人”的策略下,李经纬的MBO提议被否。

 

李经纬在被告知健力宝股权“售与外客”时仰天含泪不发一语的照片令那一个时代的企业人扼腕叹息。在“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期,作为政商博弈的参与者,李经纬必然地成为了过渡性体制的试验者。而回归政府权力半径的健力宝却成为一轮又一轮资本游戏的牺牲品,这一“中国第一民族品牌”从此风光不再。

 

陨落方式3,心态之害

 

1995年,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时代广场竖立起第一家中国公司广告牌;在可口可乐、索尼、丰田等国际品牌的旁边,999三九药业的霓虹灯显得尤其醒目。

 

彼时,三九胃泰成为中国老百姓妇孺皆知的名药,三九集团成为中国中药企业当时唯一一个把产值做到将近100亿元的企业。此后,三九集团董事长赵新先在“一人三九”的体制和心态下开始走向扩张危机:旅游、农业、汽车、食品、酒业、房地产等多个行业,三九无不涉足,且多以“承债式”、“控股式”和“托管式”对大量资质不佳的企业进行狂飙突进的收购。中国民族企业家有一个固病,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信心极度膨胀,这种膨胀的信心可能令他们过高估计自身战略投资的准确性和抗风险能力。而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往往大多走向失败。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外资并购在华20年,在争议中前行,在前行中争议。无疑,外资的介入对于产业的整合与振兴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但许多案例背后,国家经济安全的隐忧也被提上日程。客观评说,国家经济安全并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也不能简单地以狭隘民族主义的概念而批判之,因为它实际上是主权国家普遍面临的经济命题。

 

 
    版权所有:沙巴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蜀ICP备08000957号-2
联系人:杨老师 许老师 电话:028-85223358 QQ:1053586902
公司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12号学府花园书香榭13楼B座
本网站属信息共享网站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服务器上做镜像.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104号

诚聘英才站点地图咨询意向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