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都管理咨询网    
 
 
     
       
 
   
 
大势观点

网络新闻免费午餐终结?

成都大势管理顾问 观察与思考
然而,如今盛行的观点却是:网上的一切都应免费。在这一教条的束缚下,科技企业都涌向本来就不大的网络广告市场,以期将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

  互联网巨头曾以为,只要网站聚集足够的人气,广告商便会自动自觉地掏钱出来做广告,但近年证明,这条网站的盈利金科玉律开始受到动摇—巨大浏览量不一定带来巨大收益。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Youtube是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之一,今年的独立访问用户量更有望达到3.75亿人。如此大的访问量,照例来说应该是获取众多广告商的青睐。据今年年初,国际知名投资银行瑞士信贷发布预测报告称,预计整个2009年期间,YouTube全年有望获得2.4亿美元收入,但同时为了向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该网站运营成本将高达7.11亿美元,两者相互抵消后,YouTube将运营亏损4.7亿美元。

  有关专家指出,由于“免费”的教条充斥着整个互联网,极大地束缚了网络公司的创收途径。但真正优秀的媒体绝不会因为向用户收费而衰落,相反还会发展得更好。

  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报纸准备尝试靠网络来挽救纸媒的命运—将报纸的网络版由免费变成收费。

  美联社执行编辑协会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报纸负责人中,28%的人表示他们在考虑对网络版进行收费。美国新闻集团总裁默多克于5月初宣布,新闻集团旗下的部分报纸将在12个月内开始试行网络版收费。目前《华尔街日报》已在实行收费,网络版价格为每周1.99美元,印刷版为每周2.29美元,网络、印刷版同时订阅每周2.69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互联网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收费阶段,收费条件已经成熟了。作为互联网最基本的新闻信息都开始收费,今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加入收费领域,互联网的免费时代正在结束。

  网站收费难以乐观

  有报业专家将上世纪90年代大多数报纸网站免费的决策称作是报业的“原罪”,但救赎却并不容易。

  虽然在全球众多传媒巨头看来,新闻内容收费比广告更适合于未来新闻网站。不过,在当前,大部分业界人士对于默多克的计划仍持观望态度,“因为用户被宠坏了,绝大部分人都习惯了免费阅读新闻,现在突然说要收费,大家一定不习惯”。

  让人不可理解的是,为了听音乐和玩游戏,消费者愿意在网上花很多钱。但说到网络新闻,他们就只想看、不想掏钱了。报纸的网站非常受人欢迎,以致某些报纸的网上读者现在超过了购买报纸的人数。读者的这一变化已开始令报业改观。网站的广告收益节节攀升,与此同时,随着网上读者的增多,各家报纸的高级管理人员焦虑地关注着印刷版读者的减少。

  对报纸来说,最大的障碍或许是网上读者已习惯了免费新闻,并形成了心理预期。就《华尔街日报》来讲,其主要对象是华尔街的投资金融企业。那些拥有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年薪的金融家们自然认为订阅费不足挂齿。但那些在地铁和公共汽车上阅读新闻的消费者,就不一定愿意通过付费的方式,上网查看或者长期订阅新闻集团的报纸了。

  分析人士表示,默多克这一行为更多是将手中的读者拱手相让给竞争对手。据称,新闻网站收费后,用户数量会减少,网站的点击会下降,这将减弱对广告商的吸引力。同时,这些网站的竞争对手,很可能会从中得利,乘机扩大地盘,抢占空出的市场。

  据英国一媒体在网上做的调查显示,超过11%的网友表示愿意付费阅读报纸的在线内容,但近八成的投票者表示反对。许多用户表示,如果新闻集团对旗下新闻网站收费,将放弃浏览这些网站,转投其他新闻网站。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掏钱看的新闻网站其实不多。2005年,《纽约时报》曾经尝试过对它的社论和一些观点栏目收费。这个计划叫TimeSelect。但经过两年的试验,结果不理想,现在这些栏目已重新免费开放。

  TimeSelect犯的错误是,假定用户对《纽约时报》高品质的新闻很感兴趣,愿意花钱去获得更深刻的内容。但事实上,大部分互联网读者只是需要浏览新闻。两个新闻放在他们面前,一个是免费的但不那么深刻,一个是付费的但较深刻一点,更多的人会选择前者。

 
    版权所有:沙巴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蜀ICP备08000957号-2
联系人:杨老师 许老师 电话:028-85223358 QQ:1053586902
公司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12号学府花园书香榭13楼B座
本网站属信息共享网站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服务器上做镜像.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0104号

诚聘英才站点地图咨询意向在线服务